-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ZhangYimo on 两天强制休息
- ZhangYimo on 2024年春节的自动回复
- ZhangYimo on 错在哪?
Archives
- January 2025
- December 2024
- November 2024
- October 2024
- September 2024
- August 2024
- July 2024
- June 2024
- May 2024
- April 2024
- March 2024
- February 2024
- January 2024
- December 2023
- November 2023
- October 2023
- September 2023
- August 2023
- June 2023
- May 2023
- April 2023
- March 2023
- February 2023
- June 2021
- February 2020
- May 2019
- October 2018
- July 2018
- May 2017
- March 2017
Categories
Meta
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24
Participation of a CCICED Roundtable Meeting
On April 25th, I participated Roundtable Meeting of CCICED* in Haikou. The provincial party head Feng Fei, Vice Minister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Mr. Zhao Yingmin, and Mdm Mrema of UNEP delivered opening speeches. Almost all renowned organizations were presen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Thinking, 英|English
Leave a comment
团体文体 —— 超大城市的特权
过去的一周间,周中带儿子去看了四重奏,周末带孩子们现场看了中超。所看的内容,说起来并没有特别之处:从音乐学的角度看,室内乐很难复杂,所以表演的中规中矩便是意料之中;而在国足和新加坡2:2战平后,偌大的足球场中只上座2/3,何况常规赛中也不至于剑拔弩张。 前年我移居郊区以后,就常常思考城乡之间的差别。郊区也有非常好的教育(我们家就是因为孩子教育才搬来郊区的);郊区也有不错的医疗(不少高端医疗或者国际医院其实都不在市区);城市当然有其最底层的商业属性——奢侈品精品店只会出现在市中心的闹市区(这当然也是因为大城市里面的富人更加集中)。然而,奢侈品毕竟只属于少数人,而且其商品的复购性毕竟较低(尽管有不少以买包和买鞋作为乐趣的名媛们),所以大城市以外也能看到这些商品的供给渠道(例如outlets)。 在我看来,相对于乡村和城镇,大型乐团和团体体育就是大城市所独有的特征。换句话说,大城市是大型文体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城市不够大,则不可能撑起交响乐团或者足球队。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对于大型乐队来说,上交、国交、广交都在一线城市,24年的中超联赛中除了沧州和梅州,都是二线以上城市,CBA有20支球队,也多在大城市。 最简单的原因,是观看的频度。毋庸置疑,很多人可能几年都不会去看个演出或者比赛,要么因为没有兴趣,要么因为性价比低(此处“价”包括时间和资金)。而对于一支乐队或者球队而言,如果票房始终低迷,或者没有赞助,便很难经营。正因为每个个体不会经常去现场,因此有足够大的基数,便成为了支持一支队伍的基本保障。 第二个原因和上述原因相连,但是从从业人员的角度。些队伍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价值——既不是生产(比如工业),也不是保障生产(比如运输),还算不上为现有的商品赋予更高的价值(比如贸易),更算不上促进生产(比如金融)。这些职业乐手和运动员的本质就是“play”,是一种专业化的娱乐。他们的价值来源于观众对其能力的认可和其自身基于观众的品牌运营。因此,只有在大城市中,才能真正养起一群靠“play”而产生更高价值的专业队伍和从业人员。我并不否认这些人高薪的合理性,我想表达的是,这些高薪无法脱离了依托城市而吸引的大众。 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其专业的后备力量。人们不会怀疑文艺和体育中有天才,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具备与生俱来的乐感和球技。然而,若是钢琴家(所有乐器中独奏机会较多)或是羽毛球手,那还是有大概率能够表现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单打独斗的那些运动(例如乒乓球),会有不少小城市的身影。若是那种需要大型团队的乐团或者运动,则需要一批后备的队伍,乃至更广泛的半职业的基础。这些也只有在足够大的城市才能有保证。 其实这也能解释百老汇和西区的存在——纽约和伦敦的城市能级比上海更大,只有依托于国际人流,才撑得起这些日常生活中并非生存的所需。当然,超大城市只是团体文体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毕竟,如果城市主要以搞钱为目的,那再发达的产业和足够大的人口,也不一定会对并不实用的文体产生促进作用。 这些生活中“并不实用”的活动,却提供了人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Posted in 普|Mandarin, 趣|Hobbies
Leave a comment